集团热线028-8555-8199

不假思索的言语,也是一种暴力

2019-12-13 14:12:00   来源:    点击:
试着回想一下,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脱口而出”的谈话
 
 
“你怎么听这么老土的音乐?
 
“动漫不是小孩子看的东西吗?”
 
“你这人的毛病就是太自私了。”
 
“你看她朋友圈,真是矫情!”
 
这些对话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掩藏在其中的语言暴力,却不容易被察觉。
 
说出这些话的人,可能没有恶意,只是不经意间表达出的话,但是造成的后果却是令人非常不愉快的。甚至很多时候,语言上的暴力所造成的伤害,比行动上的暴力要更严重,伤口更难愈合。
 
要记得,生活不是一场辩论赛,目的不是争对错,而是活的更好。
 
 
 
01
 
  有一个朋友,周围的人却总觉得她难以相处,可她自己总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和朋友出去吃饭,她开玩笑地说:“你是不是好几天都没洗头了,头发这么油,一点都不注重个人卫生。”
 
这位朋友恼羞成怒,站起来反驳道:你为什么总是针对我,跟我有仇吗?
 
 这时候,她才意识到,自以为的“直率”,并不是一件好事。这种所谓的“直率”,会伤害到身边亲密的人。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就是因为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虽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终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指责、批评、评论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
 
 这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对于生活中存在的“暴力沟通”的解释。这本书自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被认为是心理学界的经典之作。
 
 
02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 · 卢森堡(Marshall Rosenberg)博士早年成长于动荡不安的底特律市,这使他对于怎样运用新的沟通方式在面对暴力时和平解决分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1年,卢森堡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 · 罗杰斯(Carl Rogers)。随后的生活经历以及在比较宗教学方面的研究,促使卢森堡发展出非暴力沟通模式,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用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废除学校种族隔离制度的项目中,卢森堡博士第一次应用非暴力沟通模式进行调解和沟通技巧的培训,差不多二十年后,他成立了国际性缔造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The Center for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CNVC),如今,有超过200名经CNVC认证的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NVC培训。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卢森堡荣获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书如其名,在他的代表作《非暴力沟通》中,卢森堡博士试图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告诉你,如何更好的表达自我和理解他人,以期达到深层的,发自内心的沟通。
 
 作者一再告诉读者,要学着理解对方话语背后真正想要表达的感受和需求,并且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也许你觉得,“这有什么难的?”但是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往往限制了我们情感智商的发展,以至于我们常常会把把“看法”和“评判”当成真实的“感受”。在人际沟通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在于发泄情绪,而不是感知自己以及他人的需要并予以满足,在发泄情绪的时候,我们又往往倾向于施加精神暴力。于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完成了暴力沟通的恶性循环。
 
卢森堡告诫所有人:沟通最大的敌人,就是那些不假思索就说出来的话,当你不去控制自己的语言和情绪时,绝对无法达到沟通的目的。
 
 
03
 
 在卢森堡看来,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在与人交流中灵活的运用这四个要素,就可以有效避免语言暴力,更清晰地表达自己,减少生活中的矛盾冲突。
 
 首先,我们要真正学会“观察”。遗憾的是,许多人其实并不清楚“观察”和“评论”的区别——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说的是观察到的事情,事实上我们在评论。生气中女孩,最常抱怨男友的一句话就是:“你总是不照顾我的感受!”这句话是观察吗?不是,它是评论。首先,“总是”是什么频率?一天几次?一周几次?其次,“不照顾我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行为?这句话传达的是对对方的评判和自己情绪的发泄,无助于帮助对方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也就无法进一步沟通。大家的关注点都放在了情绪上,好一点的安抚情绪,差一点的进入发泄情绪阶段。到这里,我们已经不关注感受和需要了,最后无法满足,下次进入恶性循环。而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今天已经有三次,我跟你说话时,你爱理不理心不在焉!”这时候,我们把具体的事情说出来了,成为了真正的“观察”。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04
 
 观察之后,是感受。正如我们对“观察”和情绪的误解一样,大部分时间我们以为自己是在表达感受,事实上,我们只不过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情人们之间是不是经常会说“我觉得你不爱我了!”“你不爱我”是感受吗?不,这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想法而已。我们把它冠以“感受”的标签并以此折磨对方。强行加上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好一点的结果是,对方开始辩解,陷入对于“爱”或者“不爱”这一深刻问题的深层讨论中;差一点的结果是,两个人开始互相指责,找出对方“不爱”的例子互相把对方推远。我们感受了自己的感受吗?感受了对方的感受吗?解决了问题吗?下次能够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吗?不能。最后进入恶性循环。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你刚才那么大声骂我,我觉得很难过。”这才是在表达感受,“感受”一词强调的是自己的心情。产生“感受”的原因,并不是对方说了一句什么话,而是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当我们把不快乐的原因归于自身,而不是使对方内疚和自责。因为自责和内疚往往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会像暴力行为一样在对方身上留下印迹,无益于下一次沟通。
 
05
 
 体验到自己真实的“感受”,接下来我们学着将“感受”与自己内心真实的“需要”结合起来。大部分时候,我们以为自己表达的是自己的“需要”,其实只不过是在“指责”对方。“你骂我,我很伤心,因为我觉得你不爱我。”这其实并没有说出自己真正的需要,反倒变成了对对方的指责。在表达前两部分其实都成功了,说出了观察和感受,但在需要这一步,突然前功尽弃了。当对方感受到受到指责的时候,他的行为会倾向于自我保护和辩解,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又半途而废,最终可能变成互相指责,再次进入恶性循环。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你批评我,我很伤心。因为我想要得到你的肯定。”清楚了表达了观察、感受和需要。这时候如果对方重视你的需要,可能会先道歉,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检讨,进一步询问你想要他怎么做。
 
06
 
  最后,我们将进入到最困难的环节:“请求”。首先,我们要区分“请求”与“命令”的差别。“你能留下来陪我吗?因为我现在感到很孤单,我需要你。”——这是请求。“你能留下来陪我吗?你今晚是不是有别的事情?你把那件事看的比我重要对吗?”——这就变成了命令。因为不只是提出我想要你做这件事,同时说了你不做这件事的后果“我会认为你把我看的不重要”。这个时候对方会有被胁迫感,而不是出于对你的关怀和爱。其次,还要能够有能力说出你想要什么,而不只是你不想要什么。“你下次在对我提出要求时能不要批评我吗?”这句话只说出了你不想要什么。“下次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你能先告诉我你爱我,告诉我你也知道我爱你,告诉我你知道我做这样的事情不是存心要伤害你,然后再说我具体的错误码?”这句话就是相对比较具体的请求了(尽管看上去有点絮絮叨叨)。
 
 所以上面四个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非暴力沟通模式大概是这样的:“你今天晚上批评了我三次,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想要得到你的肯定。下次在指出我的错误之前,可不可以先肯定我对你的爱,告诉我你知道我这样做不是存心的,然后才告诉我哪里做的不好?”即便对方开始有情绪,也能够被你逐步软化下来。而当你提出具体的请求时,对方也会认真考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真的给你带来伤害了。如果角色互换,我们要去了解别人的需要和请求,用的也是同样的步骤。去询问他觉得我做了什么,他对此有何感受,需要什么,以及想要我做什么。这时候需要的是我们倾听的能力。
 
07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 · 布伯(Martin Buber)曾经说过: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善意的、试图达成彼此间互相理解的沟通,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是人的基本需要。人渴望被理解,但又容易在指责他人的时候犯错。
 
《非暴力沟通》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思维的习惯,这本书不仅像它看起来的那样,讲的是与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给了我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作者卢森堡告诉我们,要重视自己和他人的内心情感和深层需求,从尊重他人和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学习并运用非暴力沟通,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更加美好的世界。正如本书的封面所写的那样:通过非暴力沟通,让人们获得“爱,和谐和幸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的看法
下一篇:伏尔泰 |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Copyright © 2020 四川鑫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20019800号 网站建设:互成网络